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有什么区别
分类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解答

违法行为又称“无效行为”。不合法行为的一种。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与客观上不合法行为不同之处在于,行为人在实施该行为时主观上有过错,从而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侵犯。主观上的过错指故意或过失两种主观状态。根据违法性质,违法行为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经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等;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违法行为的范围更广,包括了刑事违法、行政违法以及民事违法,而犯罪行为是违法的一个组成部分,范围仅仅是关于刑事方面的违法;

2、违法行为是违反了法律法规,而犯罪行为是依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3、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轻有重,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重。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学中犯罪构成的基础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2、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3、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

4、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有什么区别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