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独资公司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
分类 | 公司经营-经营管理 |
解答 |
一、个人独资公司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在我国个人独资企业不能构成单位犯罪,因为只有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可以构成单位犯罪,个人独资企业是没有法人资格的。个人独资企业的企业主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对于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 《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二、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的有哪些 一般认为,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一样,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但是我也查到,也有司法判例认定合伙企业也可以作为单位犯罪主体。其裁判的主要理由有这么几点: 1、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它突出的是单位和组织机构特征,并没有以法人或非法人来界定单位犯罪主体。 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它并没有穷尽单位犯罪主体的类型,也没有将具有法人资格作为单位犯罪主体的必要特征。 三、单位犯罪如何处罚 1、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在少数情况下,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在单位犯罪中,对于受单位领导指派或奉命而参与实施了一定犯罪行为的人员,一般不宜作为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对于司法机关在审理单位犯罪案件中正确地认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在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中,还存在一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从犯的问题。在一个单位犯罪案件中,如果同时存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在一般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作用大,前者可以认定为主犯,后者可以认定为从犯。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是当然的主犯与从犯关系。有时不同职责的人对单位犯罪负有不同的责任,如果一定要区分主犯与从犯,则显得十分勉强。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按照其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处刑罚。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主从关系不明显的,可以不予区分。当然,如果主从关系明显的,仍应区分。 四、单位犯罪有什么特征 单位犯罪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1、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单位犯罪的存在范围具有法定性,即并非所有的犯罪都可由单位构成,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单位才能成为主体并承担刑事责任。 关于个人独资公司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回答是在我国个人独资企业不能构成单位犯罪。犯罪主体的认定,需要有关部门结合具体的实际进行分析,在实际的生活中犯罪的进行有时可能会涉及多个利益体,所以有关问题的判定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另一方面就是责任的划分,有关的问题处理在解决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责任的纠纷。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