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监护人如何确立?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现实中,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都是应当确立监护人的,这样才能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对其利益进行保护。但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与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却又不同。到底他们的监护人如何确立呢?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解答。 一、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对未成年人设立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 3、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对精神病人设立的监护人。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角度来看,精神病人可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规定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相同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 ①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②其他近亲属; ③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 ④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看完上文的内容后,相信大家此时已经比较清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与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是如何确立的吧。如果你对此还有不清楚的,保险起见还是咨询一下我们的在线律师,让专业律师帮助你分析解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