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标准是什么?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一、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定罪标准是: 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等。 1、交通事故逃逸构成犯罪的,按交通肇事罪处罚,量刑标准如下: (1)、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2、客体 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其本质上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3、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而言。 4、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交通肇事逃逸应该怎么样来进行认定? 1、明知发生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现场,后又返回的。 4、发生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发生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当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发生交通事故后,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的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当中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将想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必须是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然后就是存在逃逸这样的一种情况。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