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争议 |
解答 |
一、劳动纠纷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的时候,劳动关系当事人可以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进行申诉,依靠法律途径得到解决。 1、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律师执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律师执业应当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律师的合法权益。 发生劳动纠纷,员工在申请仲裁无效后,就要准备打官司相关手续。如果要委托律师,就要先缴纳一笔律师费,劳动官司律师费用不会很高,在几千元左右。当事人可以在起诉状中,要求律师费用由单位承担。找律师代理案件要比自己去应诉好很多,可以最大限度争取合法利益。 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的时候,其实解决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情况下就是协商处理,能通过协商解决的就通过协商处理,如果是无法通过协商处理的,此时可以选择通过劳动仲裁或者是诉讼的方式处理,在提起劳动仲裁之后才能诉讼。 二、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和要求 (1)、除试用期内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解除劳动合同外,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都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方可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 (2)、企业提出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应当征求本企业工会组织的意见; (3)、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应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因被辞退或除名、开除、劳动教养以及被判刑而解除劳动合同 的外,企业应当按照工人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发给本人标准工资一定比例的生活补助费; (5)、根据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同情况,分别按有关规定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和填写职工《劳动手册》,交由本人办理待业登记手续。 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提前终止就存在着赔偿问题,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后会存在一种协议,双方都有履行这个协议的义务。 在日常生活中,具备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便可擅自解除合同或者不辞而别,解除劳动合同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要求履行有关手续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有两种情况,分别是法定解除和协商解除,此时我们是一定要及时注意相关的规定。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劳动纠纷处理程序是怎样的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