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
分类 | 征地拆迁-土地承包 |
解答 |
一、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1、承包人与发包人就合同解除事项达成一致; 2、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3、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4、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条件。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二、哪些情形下集体组织可以收回土地 下列情形下集体组织可以收回土地: (一)为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三)因撤销、迁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一)为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 (二)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三)因撤销、迁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收回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对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收回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依照双方签订的书面合同办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土地承包合同签订之后,怎么样才可以解除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是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后,国家依法确认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凭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依法收回,土地承包合同解除。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1、经发包方、承包方协商同意,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承包方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 2、发包方承包方在签订合同时,双方约定的合同解除条件己经成熟的; 3、承包方的家庭成员全部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或者全部迁徙并落户外地的; 4、承包方丧失劳动能力,无力继续耕种土地,本人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 5、由于国家建设需要,承包方所承包的土地全部被依法征用或者批准占用的; 6、由于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的原因,使全部承包土地严重破坏,承包合同全部无法履行的; 7、承包方在承包期内,违反法律法规和承包合同的约定,闲置荒芜承包的耕地且己2年以上的,由发包方解除承包合同,收回所发包的耕地; 8、承包人在承包期内死亡,且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承包的,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第二十条 承包期内,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依法收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一)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 (二)承包期内,承包方提出书面申请,自愿放弃全部承包土地的。 (三)承包土地被依法征用、占用,导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部丧失的。 (四)其他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情形。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