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起诉可以在异地起诉吗? |
分类 | 诉讼仲裁-受理范围 |
解答 |
一、起诉可以在异地起诉吗? 1、民事案件是否可以申请异地审理,根据以下情况而定: (1)如果是一般的民事纠纷,不可以异地起诉,只能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如果是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根据书面协议选择异地人民法院起诉,其他情况不可以; (3)如果选择异地起诉的那个法院认为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会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 2、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二、申请异地审理的条件是什么 申请异地审理的条件如下: 1、应当受理不予受理或者是受理后经督促仍拖延办理的; 2、办案中遇到较大阻力,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3、因存在回避等法定事由,当事人认为管辖地省级人民检察院不能依法公正办理的; 4、申诉人长期申诉,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5、其他不宜由管辖地省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情形。 三、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第一审普通程序是最初受理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所适用的审判程序,它是审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经济案件适用最多的是第一审普通程序. (1)起诉和受理 起诉是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的行为.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因此,起诉才可能引起诉讼程序,使诉讼活动开始.起诉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只有有效地行使起诉权,才可能使人民法院启动诉讼程序.起诉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①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②有明确的被告; 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④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受理是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诉后,决定接受原告的起诉并开始诉讼程序的行为.人民法院经过审查,认为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必须受理案件;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 (2)审理前的准备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进行审理前的准备.包括: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组成合议庭并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核对诉讼材料或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3)开庭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审判一般应当公开进行.审理过程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征询原告,被告,第三人意见;能够调解的进行调解;判决.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4)判决和裁定 法庭辩论终结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判决一律公开宣告. 判决书应当写明: ①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②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 ③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④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上诉期满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起诉可以在异地起诉吗,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已经给出明确解答。现实生活当中提起民事诉讼,按照我国法律当中的规定是否可以异地,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如果您对于这方面还有疑问想要了解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