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何走
分类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
解答

?

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何走


一、劳动仲裁的一般流程

1. 提出仲裁申请

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当事人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明确表述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

申请书内容:申请书应当包括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以及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内容。

2. 仲裁委员会进行审查

审查期限: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受理通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仲裁委员会将予以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不予受理的通知: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仲裁委员会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3. 开庭仲裁

审理期限: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

调解尝试:仲裁庭在审理过程中会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试图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裁决作出: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庭将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裁决。

二、异地劳动仲裁流程

1. 提交申请材料

提交地点:前往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提交仲裁申请。

所需材料:

仲裁申请书2份。

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

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部分地区可能不需要提供)。

2. 仲裁委员会受理

受理期限: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将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举证期和答辩期:如果受理,仲裁委员会将给予双方举证期和答辩期。

3. 开庭审理

调解尝试:开庭审理后,仲裁庭将对双方进行调解。

裁决作出: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庭将作出裁决。

审理期限:劳动仲裁的审理期限一般为60天。

4. 后续处理

不服裁决的上诉: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继续就业:申请仲裁期间,不影响劳动者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三、申请劳动仲裁流程的详细说明

1. 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申请书副本:当事人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申请书内容:申请书应当载明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信息。

2. 仲裁庭的调解

调解目的:仲裁庭应当首先尝试调解劳动争议,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3. 开庭通知

通知期限: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和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

4. 裁决书制作与送达

裁决书制作:仲裁庭作出终局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

扩展内容

四、准备材料的重要性

在提交仲裁申请之前,准备充分的材料对于顺利进行仲裁程序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

劳动合同:作为证明双方劳动关系存在的关键文件。

工资条:用于证明工资发放情况。

考勤记录:用于证明工作时间和加班情况。

相关通知:例如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调岗通知等。

证人证言:如果有同事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可以提供证词,对于案件的审理非常有帮助。

五、仲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及时沟通:在整个仲裁过程中,与仲裁委员会保持良好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确保所有信息和证据都能及时传递。

法律援助:如果案件复杂或者自己难以处理,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或聘请律师。

遵守程序:遵守仲裁委员会的程序安排,按时出席听证会,并准备好相关材料。

六、裁决后的行动

执行裁决:一旦仲裁裁决作出,双方都应当遵守裁决结果。

不服裁决:如果对裁决结果不满意,可以考虑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进一步的司法救济。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6: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