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伪造公章罪立案标准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伪造公章罪立案标准 伪造公章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二、伪造商标罪立案标准是哪些 伪造商标罪立案标准如下: 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违法所得(即销售收入,下同)数额达到下列标准的,应予立案: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同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犯罪人通谋,为其提供制造、销售、使用、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以假冒注册商标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2、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情节严重,应予立案:非法经营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在二万件(套)以上的。 3、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视为情节严重,应予立案: (1)因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 (2)假冒他人已经注册的人用药品商标的; (3)利用贿赂等非法手段推销假冒商标商品或者伪造、擅自制造的他人注册的商标标识的; (4)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国际影响的。 4、凡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具有直接联系的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案件,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认为需要自己直接受理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案件,也可自行立案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伪造身份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伪造居民身份证的,应当立案。 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构成本罪的要件有以下几点: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居民身份证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伪造”,是无身份证制作权的人制作虚假的居民身份证; “居民身份证”,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由公安机关负责印制、管理、颁发的,发放给境内的年满16周岁中国公民以证明本人身份的证件。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伪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而实施该行为,并希望将意欲伪造的居民身份证伪造出来。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伪造公章罪立案标准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