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民事回避
分类
解答
民事回避是指在涉及到民事纠纷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回避制度,即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工作人员回避处理该案件。民事回避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得到公正保护,避免因为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偏见或其他因素影响案件的公正审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应当回避:与当事人存在夫妻、亲属关系;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有其他应当回避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及到民事回避的案件中,当事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回避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接受申请,并由其他人员进行处理。

民事回避相关词条

  • 申请回避的时间

    申请回避的时间,是指当事人需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申请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某种特殊关系的司法人员不参与案件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 申请回避的程序

    申请回避的程序,是指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或者审判人员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审判人员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审判人员回避,但需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申请。

  • 民事诉讼回避

    民事诉讼回避,是指人民法院在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相关司法人员由于对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而不参加该案的侦察、审判等活动。

  •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0: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