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参加人
民事诉讼参加人,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参加解决民事纠纷的诉讼的人,包括: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问题 | 诉讼标的 |
分类 | |
解答 |
![]() 一、诉讼标的概念是诉构成的要素之一,是指当事人之间因发生争议,而要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法律关系。每一个诉讼案件至少有一个诉讼标的,但有的案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诉讼标的。 二、诉讼标的基本信息当事人之间因民事权益发生争议,要求法院作出裁判的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对某种法律关系虽然有争议,但未进行诉讼,没有要求法院作出裁判的,那只是有争议的法律关系,不是诉讼标的。 原告要求法院作出什么内容的裁判,决定诉的性质。不同的诉,有各自不同的诉讼标的。在给付之诉中,原告要求法院作出判决,以确认其实体法上的请求权,责令被告履行给付的义务,因此给付之诉的诉讼标的,是原被告之间发生争议的法律关系及原告有要求被告履行义务的请求权。在确认之诉中,原告要求法院作出判决,以确认某种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原告要求确认的那个法律关系,就是当事人之间有争议的法律关系,这种有争议的特定法律关系,就是确认之诉的诉讼标的。在变更之诉中,原告请求法院作出判决,以变更现存的某种法律关系,原告主张变更或消灭现存的法律关系,被告主张维护现存的法律关系,这一有争议的特定法律关系,就是变更之诉的诉讼标的。 确定诉讼标的的意义在于有利于确定诉讼管辖,明确受诉法院对具体案件审理的内容和判决的对象,便于处理诉的合并与分离,正确适用诉讼程序。 标的物与诉讼标的不同。诉讼标的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而要求法院裁判的那个法律关系;标的物是当事人争议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凡民事诉讼都有诉讼标的,但并不是都有标的物。例如,因身份关系发生争议的诉讼,就只有诉讼标的而没有标的物。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对有争议的法律关系进行审理,是查明事实,依法对所争议的法律关系作出判决。而审理中对标的物,则是查明当事人对其有无权利,判决中只是确认标的物的归属,而不是确定标的物是否存在。 三、诉讼标的和诉讼标的物的区别1、诉讼请求,是用来准确又简洁地表示请求审判的原告的主张;原因事实,又称为诉讼理由,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所依据的案件事实。 2、诉讼标的,又称为诉的标的或诉的客体,是当事人双方争议和法院审判的对象。诉讼标的由诉讼请求和原因事实加以特定,其中任一要素为多数时,则诉讼标的为多数。(诉讼标的:是诉构成的要素之一,是指当事人之间因发生争议,而要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法律关系。每一个诉讼案件至少有一个诉讼标的,但有的案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诉讼标的。) 3、标的物,标的物是指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标的物指买卖合同中所指的物体或商品。举例说明,在房屋租赁中,标的是房屋租赁关系,而标的物是所租赁的房屋。标的和标的物并不是永远共存的,一个合同必须有标的,而不一定有标的物。) 诉讼标的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