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抗辩
分类
解答
抗辩是指在诉讼中,被告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提出自己的异议或反驳意见。抗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或指出原告的诉讼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上,抗辩可以分为法定抗辩和非法定抗辩。法定抗辩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被告可以提出的明确的抗辩理由,例如当事人之间的管辖权、诉讼程序的限制、法定诉讼程序等。非法定抗辩则是指对于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被告方可以通过陈述事实、提出理由等方式进行抗辩。
抗辩的形式可以是口头抗辩、书面抗辩或者通过律师代理提出抗辩意见。在诉讼中,抗辩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否则将被视为放弃抗辩权利。
总之,抗辩是诉讼中被告方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提出的反驳意见,其目的在于防止原告方获得不合法的利益。

抗辩相关词条

  • 后履行抗辩权

    后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权利。后履行抗辩权本质上是对违约的抗辩,在这个意义上,后履行抗辩权可以称为违约救济权。

  • 抗辩权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 抗辩事由

    抗辩事由是指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而提出的,证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实。在侵权行为法中,抗辩事由是针对承担民事责任的请求而提出的,所以,又称免责或减轻责任的事由。

  • 票据的抗辩

    票据抗辩是票据债务人可以对票据权利人的权利主张提出对抗,从而拒绝履行票据债务的情形。如本票的受款人向发票人请求付款时,发票人主张付款日未到而拒绝其请求的行为就是一种票据抗辩。票据债务人用以对抗票据权利主张的事由,被称为抗辩原因;其依法提出抗辩,阻止票据权利人行使票据权利的权利,则被称为票据抗辩权。搜索复制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1: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