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公共福利事业
分类
解答

一、公共福利事业的基本特征

1.的社会福利理论所讲的福利并非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而且也是一个政治学、社会学的概念。在狭义的社会福利理论看来,社会福利主要是甚至仅仅是经济福利, 因而这样的福利概念主要是甚至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因此,长期以来,社会福利问题仅仅是或主要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其中福利经济学则代表着这方面研究 的主要成果。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则不同,它所理解的社会福利不仅包括经济福利,而且还包括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因此从广义上理解的福利概念就不是经济学一 个学科所能概括的,而且还包括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内容。实际上,这一理论对社会福利的研究从学科上进行了扩展,由经济学学科扩展到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 科。
第二,社会福利理论虽然也重视个人的福利问题,但更为重视社会的福利,认为个人福利的好坏是以社会福利的好环 为前提的。广义社会福利理论也认为社会福利是社会中全体个人福利的总和,但它不赞成把社会福利看成是个人福利的简单相加(即加总)的观点。广义的社会福利 理论把社会看成一个系统,个人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分子。如果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个人只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分子。如果把社会福利看成一个整体,个人福利也只 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系统论强调整体决定部分,而不是相反。因此,在广义社会福利理论看来,社会福利优先于个人福利,个人福利是 由社会福利决定的,只有当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提高了的时候,个人福利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或者说,只有当社会福利得到改进时,个人福利的改进才是合理的。
第三,社会福利理论不仅仅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而且还要以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为其理论基础,是运用 各门社会科学综合研究社会福利问题的结果。既然狭义的社会福利理论的福利概念主要是甚至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很自然,其理论基础也主要是甚至仅仅是经 济学。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则不同,它所讲的福利既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也是一个政治学、社会学的概念,因此其理论基础就不仅仅是经济学,还有政治学和社会 学。这一理论需要运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及其他相关社会科学对社会的经济福利、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因而它实际上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 科学理论。对广义社会福利理论的学科基础的这种理解,与当代公共政策理论对其学科基础的理解是一致的。

二、公共服务事业的社会意义

1.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即社会福利的优化作为根本目标。广义社会福利理论在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的关系问题上坚持社会福利决定个人福利的原则,把社会福利置于个人福利之上,认为只有当全社会的福利得到改善,个人福利才能最终得到 改善。这种观点与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观是一致的。从这种观点出发,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坚持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以社会福利的优 化作为公共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是公共利益还是团体利益?甚或个人利益?这是公共政策理论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主张公共 政策的价值取向是个人利益的观点,正是基于经济人的理论观点提出来的,这种经济人的观点也是狭义的社会福利理论的基础。因此,从这种狭义的社会福利理论出 发,我们是很难得出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这一结论的。只有建立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以公共利益作为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的观点才有了有说服力的理论 基础。
2.公共政策必须关注社会中个人的福利,但要求个人福利以服从社会福利为前提。按照广义福利理论的观点,公共政策 的目标是为了谋求最大的公共福利即社会福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政策不关心个人福利。广义社会福利理论认为,社会福利仍然是个人福利的总和。社会福利的改 善最终要落实到个人福利的改善上。广义社会福利理论与狭义社会福利理论在这个问题上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承认个人福利及其重要性的问题,而在于个人福利与社 会福利何者为因何者为果的问题。狭义的社会福利理论将个人福利看做社会福利的原因,而把社会福利看做个人福利的结果;与此相反,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则把社 会福利看做个人福利的原因,而把个人福利看做社会福利的结果。因此,按照广义社会福利理论,评价一种公共政策的效果,最终还是要看个人福利是否得到了改 善。但公共政策对个人福利的关注,是以关注社会的整体福利为前提的,要求个人福利必须服从社会福利,任何超越于社会福利之上的个人福利都是为公共政策所排 斥的。
3.公共政策应该全面关心人的福利,包括经济福利、 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从广义福利理论的观点来看,人的福利不仅仅是经济福利,还应包括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尽管经济福利是最基本的福利,是其他福利的基 础。公共政策以社会的公共福利的最大改善作为目标,这里所说的社会公共福利首先是社会的公共经济福利,但也包括公民所应当享有的政治福利、文化福利。因 此,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不但应当考虑公共经济产品,即物质方面的公共产品,如公共交通的建设、社会经济保障水平的提高等等;还应考虑公共政治产品,如政治制度的优良、政治参与渠 道的畅通、公共治安和国家安全能力的增强等等;以及公共文化产品即精神产品,如健康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节目等等。如同公共经济产品对于提高社会的公共经 济福利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样,公共政治产品和公共文化产品对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在今天各国的公共政策中,除了有 关公共经济福利的内容外,有关公共政治产品和公共文化产品的内容也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关心社会的政治福利与文化福利,如同关心社会的经济福利一样,都是公 共政策内容的应有之义。
4.公共政策在关。动人的全面福利的同时,必须把经济福利放 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正确处理好经济福利、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之间的关系。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在经济福利、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三者的关系中,经济福利是最 基本的福利,是其他两类福利的基础。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是在经济福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前者的发展水平受后者所制约。尽管政治福利与文化福利有一 定的相对独立性,但它最终是由经济福利所决定的,有怎样的经济福利就有怎样的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政治福利水平与文化福利水平虽然也有超越或落后经济福利 水平的时候,但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终究要回到或赶上经济福利的水平。因此,公共政策在考虑社会福利问题时,必须优先考虑经济福利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经济福利水平是当务之急,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经济福利优先的原则,同时要注意政治福利、文化福利与经济福利的协调发展。
5.公共政策的研究应该是运用各门科学知识的一种综合性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应该广泛地借鉴各门科学的研究成果。 由于公共政策所追求的社会福利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方面的福利,而是一种全面的公共福利,即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社会公共福利,因此,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包 括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及其方案的研究就不仅仅需要运用经济科学的知识,而且需要运用政治科学和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不应该把对公共政策的研究看 成是某一门科学知识的具体应用,而应该看成是各门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研究公共政策中的社会经济福利问 题当然离不开经济科学知识的运用,不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规律,不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来对各种经济政策方案进行分析和测算, 就不可能找到经济福利最优化的政策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科学是研究公共政策问题的重要的基础学科。但是,对于公共政策的研究来说,政治科学、社会学 及其他社会科学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共政策要以谋求社会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作为目标,在公共政策的研究过程中就必须运用政治科学、社会学、文化学方 面的知识,探讨社会政治和社会文化现象及其规律,并运用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对有关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的政策方案进行论证和分析。惟有如此,才能制定出政 治福利最优化和文化福利最优化的公共政策方案

公共福利事业相关词条

  • 职工福利

    职工福利是指企业在工资、社会保险之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所采取的补贴措施和建立的各种服务设施,对职工提供直接的和间接的物质帮助。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