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物证鉴定
微量物证鉴定,是指运用物理学、化学和仪器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有关物质材料的成分及其结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检材的种类、检材和嫌疑样本的同类性和同一性进行鉴定。
问题 | 枪弹痕迹司法鉴定 |
分类 | |
解答 |
![]() 枪弹痕迹的概念枪弹痕迹是指子弹在发射过程中,同弹匣、枪机、枪管等机件互相磨擦撞击,在弹头、弹壳上形成的痕迹以及在障碍物、目标物上所形成的射击附带痕迹。 枪弹痕迹鉴定需要综合运用枪械学、弹药学、弹道学以及痕迹学等知识。 枪弹痕迹的作用1.可以确定发射的枪支种类 2.对具体枪支进行同一认定 3.判断射击的距离、方向、角度、进出囗和射击顺序等问题 4.判明创口是否为枪弹创以及被击者在受击时的瞬间姿态 5.建立枪弹痕迹档案,查对枪支来源,还可对弹壳、弹头痕迹进行分类、编码和检索 枪弹痕迹的特征射击弹头上的痕迹射击时,弹头在火药气体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枪管,弹头外壳与枪管内壁发生强烈的磨擦作用,便留下了能反映枪管内壁构造和使用状况的痕迹特征。 射击弹壳上的痕迹在整个射击过程中,可分为装弹、击发、排壳三个基本阶段。在这三个不同阶段中,射击弹壳上就形成了不同的痕迹特征。装弹过程:会形成弹匣口痕迹、枪机下表面痕迹、弹底窝下边缘痕迹、弹膛后切口痕迹等。击发过程:会形成击针头痕迹、撞针孔压痕、弹底窝痕迹、信号销痕迹、弹膛内壁痕迹等。排壳过程:会形成拉壳钩痕迹、抛壳挺痕迹、抛壳孔痕迹等。 弹壳上射击附带痕迹在射击过程中,由于受到火药瓦斯的化学作用,火药的残渣和枪支的油腻、尘垢等混合留在弹壳上,尤其容易在底槽处留下形成的痕迹。 枪弹痕迹鉴定的流程枪弹痕迹检验鉴定的步骤与其他形象痕迹的检验相同,都要经过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和综合评断。 (一)预备检验。在预备检验阶段,主要是了解案情、熟悉检材、明确检验鉴定的目的、准备检验所需材料。了解情况时,要侧重对弹头、弹壳的形成条件,提取、保管的方法等内容。 (2)分别检验。首先检验现场弹头、弹壳,如果送检的弹头、弹壳有附着物,应当先提取下来送理化检验;如果送检的弹头、弹壳上污垢较多,则需用酒精、汽油或丙酮等擦净。检验送检弹头、弹壳时,要借助质量好的仪器,调整好光线认真仔细观察,确定痕迹的形态、位置以及可利用的稳定的细节特征,为比较检验做好准备。 对可疑枪支要进行认真的检查,对枪支的机件、性能及种类、适用的弹种进行检验分析。如果可疑枪支能够发射与现场弹头、弹壳相同的子弹,则需用该枪支射击,获取实验弹头、弹壳样本。再对实验弹头、弹壳样本进行观察,确定稳定特征。 (3)比较检验。射击弹头、弹壳的比较检验需借助比较显微镜进行。射击弹头上的痕迹都是线形痕迹,射击弹壳的痕迹有线形痕迹也有印压痕迹,对于线形痕迹,需要利用比较显微镜进行特征综合比对。对于压印痕迹可以利用特征对照法进行检验。 (4)综合评断。如果现场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特征与样本的特征基本相符,明显、稳定的特征表现相同,即可得出认定同一的结论;如果现场弹头、弹壳既有符合点,又有差异点,就要找出差异的原因,如果差异点能够得到解释,符合点特征又明显、可靠,则可以得出认定的结论。差异点形成的原因较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是因为枪支保管不当、枪支锈蚀等原因,有时是因为制作实验样本的原因。如果出现的差异点很明显,得不到科学的解释,则可做出否定的结论。
枪弹痕迹司法鉴定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