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合同的重大误解有哪些
分类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解答

情形在合同中的重大误解的情形一般有:

1、对合同性质的误解。

如把借贷误解为赠与,把出卖误解为出租。

2、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误解。

例如,加工承揽合同、技术合同、演出合同等要求有特定履约能力的合同,如果对当事人的身份、技能等存在误解,往往会带来较大损失,可构成重大误解。

3、对标的物的性质、品种、质量的误解。

例如,把文物复制品误认为是真品,把劣品误认为是优等品,这些将可能导致当事人合同目的落空,给当事人带来较大损失,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4、对标的物的规格、价格、数量、包装、履行方式、履行地点、履行期限等内容的误解,会给当事人带来较大损失,也可构成重大误解。

5、对价款或者报酬的误解。

在实践中,当事人在订约时对价金没有发生误解;

但在履约时一方因为过失而向另一方多交付价款和酬金,此种情况因并非是对合同本身发生误解,因此不应按重大误解撤销合同,而应当按给付的不当得利处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规定,合同受欺诈而签订的,受欺诈的一方知道受欺诈后,可以在一年内,向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对于民法典中受欺诈签订的合同多久之内可撤销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合同的重大误解有哪些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1: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