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渎职犯罪案件立案标准?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类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渎职犯罪案件立案标准?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 3、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 4、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6、徇私舞弊,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渎职罪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 渎职罪四个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上,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上,渎职罪大多数是故意,少数是过失; 3、客体要件上,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4、客观要件上,渎职罪的客观方面是利用职务便利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导致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国有企业人员失职渎职罪的特点 从渎职罪的自身属性来看,渎职罪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1.渎职案件发生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智能性。 2.渎职案件发生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3.渎职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与原案当事人之间大多具有行为的相关性和利益的一致性。 4.渎职案件往往牵涉人员多、职权大,具有责任的分散性和背景的复杂性。 5.渎职案件往往没有直接的被害人和相关物证,多凭言词证据定案,案件具有多变性和反复性。 四、失职渎职行为有哪些 失职是指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不认真负责,未依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务,致使单位或服务对象造成损失的行为。失职也可以构成犯罪,当行为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时,失职造成严重损失的构成渎职犯罪。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渎职犯罪立案标准会根据罪名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情况。比如滥用职权罪造成1人死亡,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渎职犯罪案件立案标准,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希望本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刻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