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了居间协议如何解除?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签了居间协议如何解除? 居间协议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协议;当事人在制定居间协议时就约定了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居间协议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向法院请求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合同约定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二、居间协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当事人主体:居间合同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详细名称或姓名、住所。 2、居间合同的标的:主要指委托人和居间人在居间合同中委托的居间事项。 3、期限:是指居间合同履行期限,即生效及终止日期。 4、居间事项的种类;是指为了某项财务或利益的类别及范围。 5、酬金的给付:居间合同中应明确规定酬金的数额、给付方式、时间、地点等。 6、费用的负担: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属于哪一类费用应由哪一方承担。 7、违约责任:居间合同中应明确规定违约方应承担责任的具体方式,以便守约方、仲裁机构、人民法院在处理违约责任时有所遵循。 8、合同纠纷解决方式:是指在合同中约定,当发生合同纠纷双方自行协商不成时,是选择到仲裁机构仲裁,还是到法院诉讼。 9、其它约定事项。 三、居间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居间协议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签了居间协议如何解除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的方式来解除协议的,居间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双方当事人的个人信息、费用的负担、合同的有效期间以及违约责任的约定等。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希望通过上文中的法律知识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需要了解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