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罪判刑量刑标准是多少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诈骗罪判刑量刑标准是多少 诈骗罪量刑主要分三层: 1、诈骗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的(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0000以上),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个人诈骗公私财物50万元以上),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犯罪构成是什么 1、欺骗行为 欺骗行为的内容是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现实生活中,诈骗罪的欺骗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语言欺骗也有文字欺骗等。 2、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欺骗行为必须使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错误认识,即使受骗者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骗行为的成立。需要注意的是,认识错误必须是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 3、使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 处分财产的具体表现通常有直接交付财产、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承诺免除行为人的债务等。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宜认定为诈骗罪。 4、行为人或者第三者获得财产 欺骗行为使对方处分财产后,行为人或第三者获得财产。获得财产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积极财产的增加,如将被害人的财物转移为行为人或第三者占有,或者获得债权等财产性利益。二是消极财产的减少,如使对方免除或者减少行为人或第三者的债务。 5、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我国刑法要求诈骗罪的既遂情形是欺骗行为导致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或者导致发生了财产损失的紧迫危险。其中的被害人不仅包括自然人,而且包括单位与国家。比如,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成立诈骗罪。 6、责任形式 本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同时,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诈骗罪如何举证 1、书面报案材料与报案人身份证件 可以口头报案,但是为了事情能顺利解决,最好准备好书面报案材料。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经过和具体内容,可能的话,再写上认为构成犯罪的理由。 2、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资料 最好是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信息,如果对方留的是假的也要尽量提供,其中或有线索。 3、关于诈骗行为的证据 证据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证明自己被骗的证据,第二是财产给付的记录,前者包括微信、支付宝、电话聊天记录、能够证明事情发生经过的证人证言、相关文件材料等,后者包括银行转账记录、交付现金情况、微信、支付宝交易记录、车辆、房产过户等能证明把金钱或者财产交付给对方的时间、地点、过程。 四、诈骗罪的追诉期限是多久 (1)法定最高刑为财物被骗,受害人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受理审查确定案件性质。如果构成诈骗罪的立案追诉标准的,法定追诉时效期限为五年。不构成犯罪的,治安案件追诉期限为六个月,受害人可在六个月内报警,由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治安处罚。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诈骗罪判刑量刑标准是多少,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篇文章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存在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专业律师进行沟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