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故意
分类
解答
故意是指有意为之,是一种主观的行为态度,具有明确的犯罪主观故意或民事故意的特征。在法律上,故意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犯罪或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意法律解释是指对故意行为的法律规定和解释,以及对故意行为的判定标准和法律责任的规定。

故意相关词条

  • 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间接故意

    所谓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

  • 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 期待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是指从行为时的具体情况看,期待行为人不为违法行为,而实施适法行为是具有可能性的情形。如果有期待可能性,即能够期待行为人在行为时实施合法行为,行为人违反此期待实施了违法行为,即产生责任;如果无期待可能性,即行为人在行为时只能实施严重违法行为,不能期待其实施合法行为,此为阻却责任事由,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2: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