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名购房协议是否受法律保护 |
分类 | 房产纠纷-房屋买卖 |
解答 |
一、借名购房协议是否受法律保护 对于借名买房协议,一般说来,只要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达成了合意,那么合同即成立并生效。但还是会有例外情形的: 比如说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协议一般会被认定为无效。 作为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经济适用房主要是面向广大的中低收入家庭,这是一种属于特定群体的社会福利。 行为人通过借名行为侵犯了原本符合购买资格的困难群体的购买机会和权利,非法获得了国家对于特定群体的住房土地、税费减免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归于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借钱人死了借条是否受法律保护 借钱的人死了,借条仍然受法律保护。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可以要求以下人员承担还款责任: 1.债务人死亡的,其遗产继承人应当以其继承的遗产为限为被继承人偿还债务; 2.没有遗产的,如果债务有保证人的,应当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3.如果该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人死亡后应当由其配偶承担债务。 4.如果没有以上情形的,债权债务消灭,不需要再还。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条 分割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但是,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 三、高利贷借款合同是否受法律保护 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对于借名购房协议是否受法律保护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