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怀疑被诈骗该如何处理?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怀疑被诈骗该如何处理? 怀疑被诈骗的处理方法如下: 1.公民受到诈骗的,应该向诈骗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报案,以挽回自己的损失; 2.当事人也可通过对诈骗网站、诈骗分子的即时通讯账号举报,防止其他人继续遭受损失; 3.尽可能多的留存证据,例如打款记录截图或银行转账单据、聊天记录截图、通话录音等; 4.将公安部门的接警或立案回执、证据材料、违法网站网址、违法即时通讯账号等一并向举报中心提交。 二、被诈骗了只有转账记录能立案吗? 1、被诈骗了只有转账记录可能会立案,也渔鸥可能不会立案。 只有转账记录的情形证据欠缺,公安机关可能并不会立案处理诈骗案件。如果报案人提交的证据证明自己被骗的财物价值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公安机关一般会立案处理。 成立诈骗罪,不能仅仅依靠转账记录,还需要结合其他证据,并达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才能综合认定。 2、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一般公安机关会立案。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三、诈骗案件的主犯、从犯怎么区分? 1、可以通过在诈骗案件中起到的作用来区分主犯、从犯。 诈骗犯罪,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区分主犯、从犯的方法: (1)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2)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3)在诈骗案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视为从犯;反之则为主犯。 (4)诈骗案中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而主犯则起到了重要或者主导作用。 公民若是怀疑被诈骗了,可以先采取合法的方式,收集相关证明他人实施了诈骗行为的证据,对于证据证据充足的情形,公安机关一般会立案处理。怀疑被诈骗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希望本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刻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