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委托合同订立的原则是什么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订立 |
解答 |
一、委托合同订立的原则是什么 委托合同订立的原则如下: 一、委托事务要准确、详细约定。 二、委托合同期限要明确。 三、受托人损害赔偿要求明确。 四、委托合同报酬有明确约定支付时间、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二、合同订立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呢 合同订立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诚实信用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4、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5、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民法典》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三、合同履行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第一,全面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又称适当履行原则或正确履行原则。它要求当事人按合同约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原则。 第二,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第三,情势变更原则。合同履行前,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而使合同成立的基础发生变化,如继续履行合同将会造成显失公平的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允许当事人变更合同的内容或者解除合同,以消除不公平的后果。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委托合同订立的原则是什么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