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寻衅滋事主犯跟从犯怎么判?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寻衅滋事主犯跟从犯怎么判 寻衅滋事案件中,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而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主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二、寻衅滋事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根据法律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 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 1、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寻衅滋事一次的,可以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纠集他人三次寻衅滋事(每次都构成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可以在五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寻衅滋事罪主犯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有两个,第一个是随意殴打他人,任意损毁公私财物; 第二个是在公共场所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寻衅滋事罪属于刑事犯罪,对打人者要追究刑事责任,可依法判处一定年限的有期徒刑。 三、寻衅滋事与抢劫罪的区别有哪些 1、客体特征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客体是公共秩序,而抢劫罪的案件是公私财产权利和公民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特征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根据刑法典第293条的规定,具有四种方式,即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等。而抢劫罪客观上表现为,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其他在场人当场实施暴力、以当场实施暴力相胁迫或者采用其他当场侵犯人身的方法,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夺走财物的行为。 3、主体特征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而根据刑法典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年满16周岁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构成抢劫罪的犯罪主体。 4、主观特征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其犯罪的目的是以惹事生非来获得精神刺激,用滋生事端来开心取乐从而填补内心的空虚。而抢劫罪主观方面虽也为故意,但犯罪目的为非法强行占有他人财物。 只有确定了案件情况才能分析出寻衅滋事主犯跟从犯怎么判,一般主犯是需要承担起案件的全部责任,而对于从犯可以减轻相应的罪行,所以,执法人员在处理前需要对双方的责任进行认定,这样才能给予一个正确的判决结果。如果对于该问题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提供专业法律知识服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