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盗窃罪立案标准是多少钱?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盗窃罪立案标准是多少钱 一般盗窃案立案标准是1000元。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盗窃罪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从重处罚盗窃罪的情节如下: 1、多次扒窃作案; 2、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严重损失的; 3、入户盗窃; 4、教唆未成年人盗窃; 5、劳改期间盗窃; 6、在缓刑、假释考验期内或者管制、监外执行期间盗窃的; 7、因盗窃被治安处罚3次以上,2年内再次盗窃的; 8、因盗窃被免诉,免刑后2年内,或者因盗窃被处罚后3年内再次盗窃的; 9、盗窃盲、聋等残疾人,孤老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财产; 10、盗窃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三、如何认定盗窃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1)不能以刑法没有明文规定非法占有目的为由,否认非法占有目的是盗窃罪的主观要素,因为许多犯罪中都存在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责任要素。 (2)由于构成要件具有故意的规制机能,将非法占有目的纳入故意内容,就意味着增加了盗窃罪的构成要件要素,也导致不当推迟认定盗窃罪的既遂因而不妥当。 (3)非法占有目的具有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机能。 (4)非法占有目的具有区分罪与非罪的机能。不可罚的盗用行为与盗窃行为在外形上几乎不能区分,必须借助于非法占有目的。 (5)将非法占有目的视为不成文的主观要素,与对盗窃罪的法益持限定的占有说并不矛盾。因为法益问题与被害人方面的情况相关,非法占有目的与行为人方面的情况相关,两者属于不同的领域。 四、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有哪些 1、犯罪故意的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不同。 侵占罪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非暴力的手段非法占有自己业已持有的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后;盗窃罪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不为财物所有人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之前; 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侵占罪的手段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的或半公开的;而盗窃罪的手段只能是秘密的手段; 3、犯罪对象不同。 侵占罪的对象只能是行为人在犯罪前已经持有的他人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则只能是行为人在犯罪前并不持有的他人财物。其中犯罪对象方面的差异应是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关键的因素。 盗窃罪立案标准是多少钱在法律中是有明确的规定,一般只要盗窃的数额达到一千元就可以依法的立案,从而按盗窃罪来处罚;如果在两年内存在三次以上盗窃,或者是有入室盗窃的行为就不会受数额限制。本文内容如果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提交咨询,律师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