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作中受伤工资是怎么发放标准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工作中受伤工资是怎么发放标准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之规定,当职工因执行职务时发生意外事故导致身体受伤或患上职业病时,有权享有工伤医疗待遇。 同时,对于因工作原因而遭受事故伤害或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若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则在停工留薪期间,其原本的工资福利待遇应保持不变,并由所属单位按照月度方式予以支付。 然而,停工留薪期的时间通常不应超过12个月。 如遇伤势严重或情况特殊者,经过鉴定确认后,可适度延长停工留薪期,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停工留薪期的具体期限将根据员工的实际受伤状况来确定,且发放标准仍为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原工资涵盖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以及按月发放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节假日补贴、午餐补贴等各项内容。 在司法实践中,原工资一般以工伤职工在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之前的12个月内的平均月工资作为计算基准。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 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二、工作中受伤是十级伤残能赔多少钱 工作中受伤属于工伤的,十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属于人身损害的,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赔偿年限×伤残系数;其他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工作中受伤工资是怎么发放标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