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首先,该等不法行为必须发生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之下,这意味着它们被限制在那些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必须提交身份证明的活动范畴之内。 而所谓的“国家规定”,是指依据我国《刑法》第九十六条的相关规定,以及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法律及决议,还有国务院依法制定的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行政措施、正式发布的决定与命令。 其次,非法使用伪造、篡改或者非法获取的各类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比如我们常见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乃至驾照等等,都是这类犯罪行为的重要特征。 最后,这些行为还需要达到情节较重的程度,才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第十八条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罪的立案标准如下:如果行为人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且情节达到严重程度的,原则上即构成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罪,应予立案追诉。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罪立案标准是多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