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没签订劳动合同适用诉讼时效吗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合同 |
解答 |
一、没签订劳动合同适用诉讼时效吗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适用三年的法定起诉期限。 在此期间内,从受害者知晓或应当已知晓自身权益遭受损毁以及责任人之日开始进行时间计算。 劳动合同,是指劳工作者与雇佣方之间就确立劳务关系,明晰彼此权利和义务达成的契约约定。 合同的订立和条款的变更都应当秉持公平公正、相互协商的原则,并且不能违反相关法律条文及行政规范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没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可以直接离职 没签订劳动合同离职的也需要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单位,如果处于试用期的需要提前三天通知单位。 因为虽然没有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已经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因此要解除劳动合同的也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提前通知单位。 当然如果是因为单位存在法定过错情形而离职的,则不需要提前通知单位,随时可以离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没签订劳动合同适用诉讼时效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