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立案前犯罪嫌疑人死亡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立案前犯罪嫌疑人死亡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立案前死亡,根据中国法律,不会再对其进行刑事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是法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之一。如果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具体来说,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之后,但在正式立案之前死亡,那么公安机关不会立案。如果案件已经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那么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如果案件已经进入法院审判阶段,那么法院应当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死亡,相关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并通知相关当事人。如果涉及到的财物已经被查封、扣押或冻结,那么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妥善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立案后多久讯问犯罪嫌疑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什么时候传唤是没有规定的,公安机关需要讯问嫌疑人时,就可以对嫌疑人进行传唤。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一般情况下,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六十日。公安机关接受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在三日内开始进行审查,一般审查期限是十日,最长期限是三十日。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或书面通知立案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应当在指定的期限内立案。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监督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接到人民检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应当在十五日内决定立案。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 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三、犯罪嫌疑人死亡还追究责任吗 犯罪嫌疑人死亡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民事责任还是会追究。犯罪嫌疑人死亡属于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如果对立案前犯罪嫌疑人死亡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