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离职后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分类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
解答

一、离职后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依据现行适用之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于离职满一年后仍可正式提出劳动仲裁申诉。

值得注意的是,法定的仲裁时效期间乃为自当事人知晓或应知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时起计算满一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当事人因某一方当事人明确向其主张权益、或向相关行政部门要求权益救助、或接收到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的通知等情况,导致仲裁时效期间出现间断,则自该间断时刻起,仲裁时效期间将重新开始计算。

然而,若由于不可抗力因素或存在其他正当理由,致使当事人无法在上述第一款所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提出仲裁申请,则仲裁时效将暂时中止。待中止时效的原因得以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将继续进行计算。

此外,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争议的情况下,劳动者提出仲裁申请不受本条款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若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则劳动者必须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离职后多久才能去领失业保险金

在您辞退工作之后马上便能着手申请并享受失业保险金福利,前提是已经按照相关规定完成了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手续的办理。通常而言,失业人员应该在终止劳动关系之后的两个月内赶紧完成失业保险金领取手续的办理,而一旦这些手续顺利完成,他们就能够开始领取失业保险金了。在此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倘若员工逾期未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以及办理手续的办理,被看作是自动放弃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资格。

《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关于员工离职一年后仍有权提起劳动仲裁的问题,必须引起充分重视和理解。值得注意的是,仲裁时效的起算时间并非从离职之日起算,而是从申诉者已知晓或者应当知晓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那一刻起计算为一整年。如果在仲裁时效期间内,由于相关方主张权益、政府部门提供援助或者相关方自愿履行其义务等情况导致期限中断,那么以这些事件发生之时作为新的起点再次启动时效计算。然而,如果不幸遇到不可抗力或者合情合理的困难而导致无法按时提交诉求,时效是可以暂停计算的,只要在障碍因素消失之后,就能够恢复正常计算。另外,对拖欠劳工薪酬的争议不适用本时效规定,不过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关系解除后的一年之内需尽快采取行动。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6: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