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拖欠工资多久可以要求赔偿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拖欠工资多久可以要求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工资应按时、足额地予以发放,且发放周期通常以每个自然月为标准。若雇主未能按照这些规定进行操作,即在一个月期限内未予发放,那么劳动者便可援引这一点作为申诉理由,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出投诉,进而请求获得相应的经济赔偿。而对于那些拒不履行劳动合同义务,故意拖欠甚至恶意克扣劳动者工资的行为,除须补发所欠薪资外,还将面临需额外支付相当于工资总额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二、拖欠工资多久投诉为有效期 在拖欠薪资行为发生之日起,有长达二年时间作为有效投诉期。 依据相关法律条款,当用人单位出现违反劳动法或其他相关法规的不当行为时,若在这二年间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或者即便已被发现但并没有收到关于此类事件的举报与投诉,那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再对此类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拖欠工资何时可要求赔偿?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职工有权利获得按照既定标准足额、准时的报酬,此项权益在通常情况下应每个月兑现一次。如果用人单位未能按照约定将工资足额及时地发放给员工,那么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申诉,并请求相应的赔偿。对于那些故意拖延或者恶意克扣工资的行为,除了需要补发所欠工资之外,用人单位还必须额外支付相当于工资总额25%的经济补偿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