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哺乳期离婚,孩子一般会判给哪一方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一、哺乳期离婚,孩子一般会判给哪一方 在哺乳期间进行离婚诉讼时,通常会将婴幼儿的抚养权交由母亲来承担。 然而,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孩子同样可以由父亲照顾: (1)如果母亲患有长期且不易治愈的感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的身体状况,使得孩子无法与其长时间共度时光; (2)假如母亲在拥有足够的抚养资源和义务的前提下未能尽到抚养职责,并且这时父亲希望孩子能与他共同生活; (3)另外还有其他种种原因导致孩子确实不适合继续跟随母亲生活,比如母亲的经济能力以及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或者是由于母亲的品德不佳,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又或是因为母亲涉罪被判定入狱,而无法亲自承担抚养责任等众多因素。 若父母双方经过协商达成共识,决定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应由父亲直接抚养,并且认为这不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任何负面影响,那么法院应该予以认可和支持这种安排。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哺乳期离婚怎么判孩子 解决哺乳期离婚所涉及的子女抚养问题,其关键在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来判断。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明文规定,离婚后,子女无论其直接监护人为父或是母,皆为双方之合法子女。父母双方均需承担对子女的赡养、教育以及保护之责任与义务,不可推卸。 其次,针对未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应由母亲直接负责抚养。这就意味着,在哺乳期内,除非存在特殊情况,否则法院通常会偏向于将子女判给母亲抚养。 然而,在实际情形中,决定是否将子女判给母亲抚养,还需考虑诸多因素,如母亲的抚养能力、父亲的抚养条件、子女的个人意愿(尽管两岁以下的儿童通常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双方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等等。法院将会全面衡量上述因素,并依据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利益的原则进行裁决。若子女年满八周岁,则法院在做出裁决时还须充分尊重子女的真实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在我国,在父母离婚的过程中,哺乳期间的子女往往被判给其母。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之下,例如当母亲存在健康方面的问题、未尽到抚养责任、或者对子女的成长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比如经济环境极其贫困、道德品质存在严重缺陷或者已经身陷囹圄)等等,那么此时,父亲也有可能获得子女的抚养权。如果在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父亲进行抚养并且不会对其成长造成任何不利影响的话,那么法院通常会对此予以支持和认可。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