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对故意伤害罪如何判罚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法律对故意伤害罪如何判罚 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有意识地对他人的身体健康实施攻击,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理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严重犯罪行为。关于故意伤害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轻伤程度的故意伤害案件,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2)造成他人重伤后果的故意伤害案件,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3)对于导致他人死亡的故意伤害案件,则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严厉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法律对故意伤害罪重伤情况的规定有什么 关于刑法中对于故意伤害罪中的重伤情节的具体规定如下: 首先,当构成故意伤害罪时,可依照不同情形,在特定范围内确定量刑起点: 例如,如果是致使一人重伤的故意伤害行为,那么就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这个范围内来初步确定量刑起点。 如果是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导致一人重伤并造成了六级严重残疾的情况,则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这个范围内来初步确定量刑起点,但需排除依法应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情况。 同样地,如果是导致一人死亡的故意伤害行为,也可以在十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这个范围内来初步确定量刑起点,同样需要排除依法应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情况。 其次,在上述量刑起点的基础之上,还可以根据伤亡后果、手段的残忍程度以及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等因素,适当增加刑罚量,从而最终确定基准刑。 最后,如果是雇佣他人进行伤害行为的话,那么基准刑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0%以下。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考虑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⑴因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而引发的案件; ⑵由于被害人的过错而引发犯罪或者对矛盾激化引发犯罪负有责任的案件; ⑶犯罪后积极抢救被害人的案件。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故意伤害罪是指个体采取故意的手段对他人的人身健康进行侵犯,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恶劣行为。对于这种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是依据被伤害者所受到的身体危害程度以及具体案情的复杂性来确定的。针对那些已经达到了造成受害人轻伤、重伤乃至致死等严重后果的犯罪分子,国家法律也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刑罚范围,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司法公正与公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