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骗医疗保险如何定罪处罚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骗医疗保险如何定罪处罚 针对欺诈医疗保险的不当行为,其严厉的罚则将依据具体案情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综合判定。以下为详尽的定罪与惩处准则: 首先,如果诈骗数额超出了3000元的法定界限,那么就足以构成本法中的“诈骗罪”。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者,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还需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至于数额特别巨大或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则应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 其次,与此相关的另一项罪名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这主要涉及到非法收购医保药品的行为。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倘若明知是通过医保骗保购买的药品而仍进行非法收购、销售,且涉案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那么就必须依法定罪量刑。 最后,医保药品的非法收购和销售行为也可能触犯《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对于那些未能从合法渠道购入药品的行为,可以处以罚款乃至吊销相关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骗医疗保险,患者是否担责 当涉及到医疗保险欺诈行为时,涉案人员须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首先是行政责任,由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强令当事人退还所骗取的全部社会保险资金,并且按照被骗金额的两倍以上和五倍以下给予罚款处罚; 其次是刑事责任,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构成保险诈骗罪,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人民币一万元至十万元不等的罚款。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于涉及医疗保险欺诈的案件,我们会依据具体情况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来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如果诈骗行为达到3000元以上,那么便构成了较为严重的金融诈骗罪,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处。对于未经授权私自购买并转售医疗保险药品的行为,这种行为被定性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旦涉及到的金额高达五万元,就需要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定罪量刑。此外,这种行为还违反了《药品管理法》,将会面临罚款或者吊销许可证等严厉的行政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