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多久可以劳动仲裁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 |
解答 |
一、工资多久可以劳动仲裁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超过30个自然日即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此外,工资的支付方式应遵循每月至少发放一次的原则;对于实施每周、每日或每小时计薪制度的企业,亦可按照相应周期安排工资支付。 然而,在劳动关系持续存在的情况下,若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争议,则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将不受仲裁时效期限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雇主和雇员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在最近的工作日提前支付。工资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以按周、日、小时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工资多久不发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我国相关法律并没有针对拖欠工资的具体时限作出明确规定。通常情况下,如工资拖欠超过一个支付周期或用人单位明确表明拒不支付薪酬,劳动者即可依法提起劳动仲裁申诉。若企业未能按期向员工发放薪资,无疑是侵犯了员工的正当权益。届时,员工不仅有权前往当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反映,还能直接发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工资多久可以劳动仲裁”,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