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 |
解答 |
一、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关于申请劳动仲裁的详细步骤如下: 首先,前往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被称为原来的劳动局)内部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向其提出劳动仲裁申请。 申请立案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两份仲裁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明的复印件以及其他相关证据材料的复印本和相关的证据清单共两份; 同时,还需要提供用人单位的工商注册资料等重要信息。 其次,在递交上述材料五个工作日后,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立案。 接下来,会给予各方陈述事实和理由的举证期限,并给与另一方为自己辩护陈述的答辩期限。 然后,便进入正式的庭审环节。 庭审结束后,仲裁委员会将会安排双方进行协商调解。 倘若协商调解无果,仲裁委员会将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做出裁决书。 通常,劳动仲裁事项在六十日内即可得到圆满解决。 若当事人对裁决结果有异议,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寻求救济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如何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在采取劳动仲裁手段进行权益维护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相关法规和操作规范: 首先,当事人所主张的争议必须属于劳动范畴之内; 其次,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自知情或应知其权利遭受侵犯之日开始计算;在此基础上,应将申请递交给劳动合同实际履行地点或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此外,申请书应以书面形式呈现,且根据被控告方数量附带副本; 最后,还需提供其他必要证据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本文为您详述了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首先, 请携带两份仲裁申请书以及您的个人身份证明文件和相关证据材料前往您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其次, 在收到您的申请且审查通过后的五个工作日内,仲裁委员会将依法予以受理;随后,仲裁委将会依法确定申请人的举证期限与被诉人的答辩期限,并会组织当事人进行正式庭审程序;接下来,若是经过调解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则由仲裁委员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最后的裁决;请注意,整个仲裁案件的处理周期大约为六十日;如有任何不服仲裁裁决结果的情况,您还可以向管辖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