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立案有什么标准 |
分类 | 刑事辩护-经济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立案有什么标准 依据刑事法律规定,涉嫌涉及走私货物或物品偷逃的应缴税款数额若达到五万元人民币以上者,就应当启动刑事立案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这里所强调的“应缴税额”,意为进出口货物或物品必须向海关部门支付的进出口关税及进口环节的海关代征税费的总金额。 而走私普通货物或物品犯罪在严格意义上说,是指任何有关破坏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递国家限制进出口的武器、弹药、核材料、假币、珍稀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珍贵植物及其制品、各种淫秽物品、各类毒品以及国家严格禁止输出的文物、金银以及其它贵重金属之外的货物、物品出入境,以规避应缴纳的关税超过五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违法行为。 《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 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 二、走私普通货取保候审会怎样 对于涉嫌犯有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犯罪嫌疑人而言,若其符合相关取保候审的条件,即可提出申请获取保释。在获准保释之后,嫌疑人需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例如需留守原住所不可擅自离境、定期向警方报备行踪等等,耐心等待法庭对案件的公正审判。 如若违反上述规定,有可能导致取保候审资格被取消,进而面临重新收监的风险。此举旨在确保诉讼程序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能有效缓解司法机关在羁押方面的压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任何偷逃应缴税款金额达伍万元(含)以上的走私货物或物品行径皆可被视为刑事案件并展开司法调查。在计算税额时,进出口关税以及由海关依法征收的税费均被涵盖在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规定并非仅针对那些违反常规贸易规则进行运输的商品,同时也包含诸如武器、毒品等被视为违法之物的走私情况。这一举措的根本目标在于严厉打击各类直接破坏海关法规及逃避监管的不法行为。违法者的行为核心在于非法进出境,企图逃避超过规定数额的法定关税缴纳义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