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是怎样的
分类 损害赔偿-其他侵权
解答

一、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是怎样的

对于“常驻居民身份”的准确定义,我们可以公民的常驻居民身份,需要其在离开住所地后至诉讼发起之时,连续居住长达一年以上的地区方能获得认可,但这其中不包括公民因病而进行住院治疗的地区;

第二点,针对证据问题,我必须强调并确认的是,所有证据都必须经过严谨的调查核实,方能被认证为真实可靠,进而成为判定事实真相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能确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或者登记地为住所地。

二、经常居住地是指

“经常居住地”在法律上被定义为,是指自然人从原先的常住地点移动到新地点后,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地方,且该地点不包括在医疗机构内部进行治疗和康复期间居住的地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第五条对没有办事机构的个人合伙、合伙型联营体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注册登记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注册登记,几个被告又不在同一辖区的,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是怎样的”,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7: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