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自愿赠与与诈骗的区别
分类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解答

一、自愿赠与与诈骗的区别

区别:

1、对方是否虚构或隐瞒事实;

2、对方是否有骗取钱财、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就是自愿赠与。

3、如果有,就可能构成诈骗,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4、行为人的犯罪金额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如果犯罪金额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自愿赠与与诈骗的区别

依据法律规定,只要赠予者具备足以进行一切民事行为的行为能力、有权对其准备赠与的财产进行自由处置,并且是出于自愿的心态将财产赠送给他人,那么,在赠予者和受赠者共同签署确认书之后,这份赠予协议便可正式生效并具有法律约束力。

然而,诈骗罪则是指那些以不法获取他人财产为真正目的,通过编造虚假事实或掩盖真实情况的手段,从而骗取到数额较大的公共或私人财产的犯罪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诈骗罪的侵害对象并非仅仅局限于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区别:

1、对方是否虚构或隐瞒事实;

2、对方是否有骗取钱财、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就是自愿赠与。

3、如果有,就可能构成诈骗,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4、行为人的犯罪金额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如果犯罪金额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