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消费者与保险公司发生纠纷咋办 |
分类 | 损害赔偿-消费权益 |
解答 |
一、消费者与保险公司发生纠纷咋办 1.协商与和解方案:当保险纠纷出现时,双方应本着认真、诚实且富有诚意的原则展开磋商,各自做出一些妥协退让,以便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和解协议。这种情形下的协商和解通常包括了自行和解以及由第三方中介参与的调解两种方式。自行和解则是在无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由双方当事人直接进行沟通交流;而第三方中介参与的调解则是由双方当事人之外的第三方从中斡旋,推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2.仲裁机制:仲裁是指在保险纠纷发生前或者发生后,合同双方当事人通过书面协议的形式,自愿将争议提交至双方共同认可的第三方进行裁决。仲裁员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裁判者的角色,而非调解员,他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双方的争议问题进行裁决。仲裁组织作为一个民间机构,它以中立的第三方或中间人的身份,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公正判断,因此并未拥有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 至于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权,则归属于人民法院。若仲裁裁决生效后,保险公司仍拒绝履行裁决义务,那么投保人有权向保险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3.诉讼途径:诉讼解决保险纠纷,是指人民法院依据法定诉讼程序,对保险纠纷进行审查,在查清事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作出判决或裁定。诉讼解决保险纠纷是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其所作出的法律裁判具有国家强制力,当事人必须遵守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二、消费者权益第九条是什么 (1)安全保障的权利; (2)了解真实情况或事实真相的权力; (3)自主做出购买决策的权力; (4)公正合理的货物买卖权利; (5)依法寻求赔偿或补偿的权利; (6)寻求教育培训或知识获取的权利; (7)依照法律法规成立社团的权利; (8)维护个人尊严和形象的权利; (9)对市场经营和产品品质进行监督评价的权利。所谓的“消费者权益”,是鉴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特定条件所赋予商品的最终使用者享有的福利权。自1983年起,每逢3月15日这一天,全球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会举办大型活动,旨在广泛宣传并强调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 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