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诈骗罪立案需要什么证据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合同诈骗罪立案需要什么证据 首先需要寻找并展示出能够证明合同确实存在的相关证据,像是书面形式的合同、往来的电子邮件记录以及与口头协议有关的录音资料等等; 接着是从多个方面搜寻和证实对方实施了诈骗行为的证据,包括对方提供的虚假身份信息、看似真实但实际上毫无可信度的履约能力证明以及对方故意遗漏或隐瞒关键事实等等; 最后是搜集并展现出足以证明由于对方行为所导致我方承受经济损失的证据,例如支付款项的凭证原件或者由于财产损失而进行的评估报告等等。 总而言之,所有的证据都应该构成一个完整且紧密相连的链条,彼此之间互相印证,从而有力地证明对方的违法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合同诈骗罪在犯罪构成上具备以下几个要件: 首先,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一个复合性的客体,既包括国家对于经济合同秩序的严格管理,也包含了公私财产的合法权益; 其次,本罪的刑法所保护的具体对象,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财富和私人所有的财产; 再次,在具体案件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本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当事人在签署以及履行各种类型的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一些不实的事实或者隐瞒一些真实情况,从而从对方当事人手中诈取财物,且这些财物的金额达到法定的起点标准; 最后,本罪的犯罪主体在实际情况下可能是个人,也有可能是单位,各种不同主体的形态都被法律所允许; 至于本罪的主观罪过形式,表现为直接故意,而且还必须是意图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为目的。《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合同诈骗罪金额标准最新 关于合同诈骗罪所适用的金额判定基准,在各个地域之间可能存在细微差异。然而,总体而言,当行为人以非法占有的故意实施行为并在签署、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他人财物且金额超过二万元人民币时,则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值得提醒的是,实际适用的金额标准终究会因个案的特性、特定地域的司法习惯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动而产生变化。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全面权衡犯罪手段、情节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等诸多因素,从而确定相应的罪名与刑罚。若涉及到具体事件,还需根据详尽的证据材料和法律条文进行严谨的判断。 要证实合同存在,需提供书面合同、邮件、录音等证据;接着搜集对方诈骗行为证据,如假身份、无效履约证明、隐瞒事实等;最后展示我方经济损失,如付款凭证、评估报告。证据应形成完整链条,互相印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