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挪用资金罪最低金额多少构成犯罪
分类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解答

一、挪用资金罪最低金额多少构成犯罪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并无明确且具体的下限额度。

但是,若挪用公款供私人使用或借贷与他人者,涉及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予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诉:首先,挪用本单位公款金额达五万元人民币以上,且超过了三个月仍未偿还;

其次,挪用本单位公款金额高达二万元人民币以上,用以从事盈利性活动;

最后,挪用本单位公款金额达到一万元人民币以上,用于从事非法活动。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

〔挪用资金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三)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三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归个人使用”:

(一)将本单位资金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二)以个人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三)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并无明确且具体的下限额度。但是,若挪用公款供私人使用或借贷与他人者,涉及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予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诉:首先,挪用本单位公款金额达五万元人民币以上,且超过了三个月仍未偿还;其次,挪用本单位公款金额高达二万元人民币以上,用以从事盈利性活动;最后,挪用本单位公款金额达到一万元人民币以上,用于从事非法活动。

二、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有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职员有可能因为利用其职务上的优势,擅自挪用所在单位的金钱财产,归自己私下支配或用于借贷他人,而这其中如果涉及到的数额较大,且已经超过了3个月仍未归还;

甚至在未满3个月的情况下,涉案的金额重大而且参与了盈利性经营活动或是从事了非法活动,就有可能会被视为犯罪行为,面临指控并可能涉嫌构成挪用公款罪。

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形时,符合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条件,应当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1.挪用单位资金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仍然逾期未归还的;

2.挪用单位资金1万元至3万元以上,从事了盈利性的活动;

3.挪用单位资金5000元至2万元以上,从事了非法性质的活动。

一旦触犯此项罪名,将面临以下惩罚措施:

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

如果挪用的款项数目巨大,或者虽然数额较大但未能及时归还,那么惩罚力度将会加大,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倘若涉案金额特别庞大,则将对当事人施加更为严厉的刑罚,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

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挪用资金罪二审无罪吗

对于挪用资金罪二审判决的结果是否为无罪释放,需要考虑到多个复杂的实际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案件所涉及的证据是否具有明确证明力并达到充分程度,能否准确符合当前法律规范也至关重要。

例如,若在一审阶段被判定有罪的证据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或者在二审过程中出现了足以改变原有案件事实认定的新证据支持,或者发现原有的法律适用错误,那么这些都有可能促使二审法庭做出无罪判决的决定。

然而通常情况下,二审法院将对一审阶段已经确定的事实、证据以及法律适用等多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深入地复核和评估。

如果一审阶段的定罪判决准确无误,证据充足可靠,那么二审改判无罪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总的来说,每一个具体案件都需要根据其独特性和复杂性进行详细分析和判断,没有一种简单的规则或方式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形来给出绝对的结论。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并无明确且具体的下限额度。但是,若挪用公款供私人使用或借贷与他人者,涉及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予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诉:首先,挪用本单位公款金额达五万元人民币以上,且超过了三个月仍未偿还;其次,挪用本单位公款金额高达二万元人民币以上,用以从事盈利性活动;最后,挪用本单位公款金额达到一万元人民币以上,用于从事非法活动。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7: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