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抢夺罪的定标准有哪些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一、抢夺罪的定标准有哪些

抢劫罪的定罪标准都有哪些

关于抢夺罪的认定准则,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乃是公共和个人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其次,在客观层面,本罪通常呈现为趁机对他人财物进行出乎预料且明目张胆地掠夺,使得他人难以抵挡并取得巨额财务;

再者,罪名成立所需的主客观要件中,本罪的犯罪主体面向所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年满16周岁即可;

最后,从主观角度来看,本罪的犯罪嫌疑人必须是出于故意,其目的在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并且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的财产造成侵害,同时还期望这种侵害能够实现。对于抢夺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或次数多少,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金;若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而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可能被判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抢夺罪的定罪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什么

关于抢劫罪的认定,主要得满足以下几个必要前提条件:

首先,抢劫罪所侵犯的客体必须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其次,作案时的目标对象只能是非特定的一般财物,例如贵重金属、金银首饰乃至日常用品等等皆涵盖在内,但并不包括诸如枪支、弹药、文件、证照、印章等等特殊性质的物品,否则便不能被视为构成此罪;

另外,客观上必须有实际行动来实现其犯罪目的,具体来说就是趁人不知情或者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以公开的方式使用强力手段,让他人无法应对从而获得一定额度的财务利益;

除了主体资格外,法律还规定了年龄要求,即只要年满16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成为该罪名的犯罪嫌疑人;

最后,犯罪动机必须是出于故意,内心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非法占有和掌控公私财产。《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抢夺罪的定罪数额是多少

依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之规定,关于抢夺罪这一犯罪行为的定罪数额标准如下所述:当抢劫的公私财物价值在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之间时,便可被归类为“数额较大”的范畴;在此基础上,若抢劫财物的价值达到人民币30000元至80000元,那么应被划入“数额巨大”行列;最后,如若非法财物价值高达人民币200000元至400000元,则可被视为“数额特别巨大”。然而,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实际的定罪数额可能会因为地域差异以及案件具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而产生相应变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抢夺罪的认定不仅仅取决于财物数额的大小,同时也与犯罪情节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若您对于抢夺罪或者其他法律问题仍存在疑虑,我们非常乐意提供更深入的解答和帮助。

抢劫罪的定罪标准包括:侵犯公共和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实施出乎预料、明目张胆的掠夺行为,犯罪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且必须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故意,明知会对他人财产造成侵害并期望实现。根据情节轻重,可判处不同年限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20: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