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诉讼和起诉的区别
分类 诉讼仲裁-受理范围
解答

一、诉讼和起诉的区别

关于诉讼及起诉之间的差异性:首先,它们的定义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起诉即是依据法律规定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理并做出相应裁判的行为。而诉讼则是指在纠纷产生后,相关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限的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纠纷的形式。其次,两者的进程也不尽相同。起诉作为整个法院审判程序的起点,其受理和审理通常只是诉讼的若干阶段之一,包括起诉、初步审查、正式开庭以及最后的裁判等主要流程构成了完整的诉讼过程。此外,两者产生的缘由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民商事案件中,由于纠纷的产生而引发了起诉;在刑事案件中,当犯罪嫌疑人涉嫌触犯刑法且经公安局逮捕并立案后,检察院便可依情势需要,向法院提起公诉;至于行政案件方面,如果当事人对裁决或复议结果有异议,可以启动行政诉讼以展开新的诉讼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二、诉讼和起诉哪个严重

其主要差异性在于:

1、基本属性特质各异。

所谓“起诉”即当事人在发生民事纠纷之后,将相关情况提交至人民法院,请求该部门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展开审理;

而“诉讼”则特指纠纷双方当事人通过向拥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对另一方的起诉来寻求纠纷解决的方式,这是一种法律层面的行动,具体可分为民事诉讼以及刑事诉讼两类范畴。

至于其发展过程也有所不同:

“起诉”是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以及刑事诉讼开始的基石,若无起诉之举,便无法正式启动这些诉讼程序;

然而,“诉讼”乃是涵盖了“起诉”、案件审查、法庭审讯、判决乃至结案的全过程。

关于起诉而言,当事人应向人民法院递交具有明确内容的起诉状,同时依据被诉方人数提出相应数量的副本。

若在填写起诉状时确实存在困难,也可以通过口头陈述的方式进行起诉,此时,人民法院会将相关内容记录下来,并且告知对方当事人。

对于起诉状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告的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纪、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居住地址、联系方式,以及是否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组织内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等等;

(二)被告的个人资料,例如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居住地等相关信息,以及是否为法人或其他组织,与其组织内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等资料;

(三)明确的诉讼请求以及诉讼所依赖的事实与理由;

(四)相关证据及其来源,提供证人的姓名及居住地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3: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