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了追诉期就是无罪,不是怂恿犯罪怎么办 |
分类 | 刑事辩护-无罪辩护 |
解答 |
一、过了追诉期就是无罪,不是怂恿犯罪怎么办 追诉时效是依据现行刑法所界定,用以规制犯罪分子承担刑事责任之有效期间时限。若犯罪者的犯罪行径已超出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范围,便可终止对其刑事责任的追查与追究;反之,若已启动追究程序,便应撤回相关案件,或是拒绝对其进行起诉,甚至宣告其无罪释放。虽然过了法定的追诉期限后不再施加刑事诉讼,这并非意味着鼓励或者纵容犯罪行为。这一法律规定主要源于刑法的谦抑性以及诉讼经济原则的考量。在一段特定时期内未被察觉或追究,意味着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同时也充分考虑到长时间后再进行追究可能会面临证据消失、调查难度加大等诸多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犯罪分子承担刑事责任的期限。超出此期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追究的,应撤案或不起诉。此规定非鼓励犯罪,而是基于刑法谦抑和诉讼经济原则,考虑犯罪危害随时间减弱及证据难题。 二、过了追诉期的案件怎么处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过了追诉期还有用吗 追溯期,乃指由刑法所规定的对犯罪者进行刑事追责的法律有效期。当犯罪行为已经超过该追溯期,便丧失了法律追溯权利,不再承受刑事责任之追究。然而,若犯罪事实发生后,相关单位(如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已经启动立案调查程序,或者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相关事例,而犯罪嫌疑人却选择逃避侦查或审判,则不受追溯期的限制。此外,若受害者在追溯期内提出控告,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未予立案,同样不受追溯期的限制。总而言之,一旦超过追溯期,通常情况下将不再进行刑事追责,但在上述特殊情形下,犯罪者仍有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犯罪分子承担刑事责任的期限。超出此期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追究的,应撤案或不起诉。此规定非鼓励犯罪,而是基于刑法谦抑和诉讼经济原则,考虑犯罪危害随时间减弱及证据难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