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判多久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判多久 构成编造与故意散布虚构恐怖信息罪之人,其行为特征为编造诸如爆炸性威胁、生物性威胁以及放射线威胁之类的恐怖信息,或在明知道该恐怖信息系虚构之物的情况下却仍故意将其四散播扬,从而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 就这些犯罪分子而言,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对于基本情节轻微者,将会受到五年内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若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且罪质严重者,则需接受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由什么构成? 关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详细阐述: 首先,该罪名侵害了的主要是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秩序; 其次,在客观层面上,它的具体展现形式为捏造、散布各类如爆炸、生化以及放射性威胁等具有恐吓性的虚假消息,或是明知道这些消息是完全虚构的情况下,仍然蓄意进行传播,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了明确的干扰影响; 第三,从刑法规定和实际操作角度出发,任何年满16周岁以上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这个犯罪的主体; 最后,就主观态度而言,犯罪分子应该存有的心态就是故意为之。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构成编造与故意散布虚构恐怖信息罪之人,其行为特征为编造诸如爆炸性威胁、生物性威胁以及放射线威胁之类的恐怖信息,或在明知道该恐怖信息系虚构之物的情况下却仍故意将其四散播扬,从而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 就这些犯罪分子而言,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对于基本情节轻微者,将会受到五年内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若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且罪质严重者,则需接受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