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集资诈骗罪认定条件是什么怎么判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集资诈骗罪认定条件是什么怎么判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定义,集资诈骗罪主要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借助于欺诈手段,在没有合法授权以及法律规定范围内集资的行为。 这一行为需要具备几个关键的构成要素: 1.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持有明确的非法占有他人集资款项的企图。 2.针对客观行为主体,他们必须实际采取了欺诈手段进行非法集资。 3.在集资的计量标准上,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额较大”。 对于集资诈骗罪的惩罚措施,我国法律规定如下:对于那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欺诈手段进行非法集资,并且集资数额达到了较大标准的犯罪分子,将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会被处以罚金; 如果集资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下,则可能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样会被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 如果是单位触犯本罪,则会对其判处罚金,同时对于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同样按照前述规定进行相应的惩戒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集资诈骗罪有得赔吗 1.在涉及集资诈骗案件中,受害人均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 因为根据法律规定,集资诈骗所得相当于非法所得,因此当案件办理终结时,对于受害者的合法财产应立即予以归还。 2.关于集资诈骗行为所衍生的违法所得,则由公安机关全权负责追缴。 在确认了财产的归属之后,若财产确实源于受害人,便应如数归还给受害人; 否则,不论是否为受害人所有,皆需全部上交国库。 在此过程中,立案所需的身份证明资料不可或缺,比如身份证、户口簿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诈骗方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均需提供。 此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基础证据材料,例如双方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通话记录等。 倘若您遭遇了诈骗事件,可以搜集相关的证据前往附近的公安机关报案,或者通过拨打电话等方式进行报案。 关于诈骗罪立案的条件问题,尽管现行法律规定诈骗金额低于一定标准的,可采取追究当事人须承担的治安管理处罚责任的途径处理。 然而,若造成了公共财产或者私人财产的损失,但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情况下,可处以五天到十天的拘留,同时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若情节比较严重的话,可能会加重到处十天之上和十五天之下的拘留,甚至增加到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至于诈骗公私财产,达到刑事犯罪标准的,具体的量刑标准大致如下: 如果诈骗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之间,那么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并且需要接受罚金的处罚; 如果诈骗金额超过三万元,且达到十万元以上,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同样必须接受罚金处罚; 若是诈骗金额高达五十万元以上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会面临至少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也可能包括没收财产的处罚。《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集资诈骗罪业务员量刑怎么算 关于集资诈骗罪中原告的量刑问题,这与被告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起到的作用、参与的程度、涉案金额以及犯罪情节等众多因素紧密相关。若业务员在此类共同犯罪活动中发挥了次要或附属作用,那么他们很大概率将被判定为从犯。面对此类情况,应给予被告人适当的从宽处理,如轻判、减刑甚至是免于刑事处罚。在量刑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考虑被告人实际参与集资的金额、招揽到的客户数量、对受害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多个方面。通常而言,涉案金额越高、造成的后果越严重,相应的量刑也会更为严厉。此外,如果被告人能够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自首、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并积极退还赃款和赔偿损失,根据法律规定,他们有望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然而,最终的量刑结果仍需由法院依据事件的整体情况进行公正裁决。 集资诈骗罪指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诈手段违法集资。犯罪需具备非法占有意图、实际欺诈行为及较大集资额。犯者可处3至7年刑期及罚金;情节严重者,刑期更长,可至无期,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单位犯罪,除罚金外,负责人等将受相应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