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对敲诈勒索六万元进行定罪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如何对敲诈勒索六万元进行定罪 倘若暴力强制或以诈骗手段获得的财产价值高达六万元,那么这类行为便可以视为严重的敲诈勒索行为,可依照法律规定将其定为敲诈勒索罪行。 本法所称的“敲诈勒索罪”,乃是以非法占据他人财产为目的,通过恐吓、威胁或者逼迫等手法,非法夺取受害人公私财物的违法犯罪形式。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如何对敲诈勒索与抢劫区分 在此,我想向各位介绍其间存在的诸多差异: 首先,便是这两种犯罪行为在实施手段层面的显著区别。 抢劫罪的实施,往往必须需要行为人在受害者面前亲身施行或传达其威胁,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手段,既可以当面向受害者表达,亦允许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书面或电子通讯渠道来实现。 虽然无论何种情境,均需对受害者产生现实的压迫力,但只需不在现场施加威胁,即便采取暴力手段,也无法成为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反而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其次,是手段行为的性质和实质内容各异。 抢劫罪的手段行为往往涉及对人身安全的暴力侵犯,即以杀害、伤害等人身危害作为威胁。 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则几乎无任何限制,既包括暴力威胁,亦可包括破坏财务、制造危险境地等各种形式的威胁。 再者,是手段行为中所蕴含的暴力程度的区别。 抢劫罪中的暴力,往往表现为对现场受害者实施真正的暴力恐吓,暴力力度必须大到足以压制受害者令其无法抵抗、无力反抗甚至失去反抗的欲望。 相比之下,敲诈勒索罪的暴力主要基于一种精神上的强制,仅表现为微弱至尚不足以压倒受害者反抗的轻微暴力。 此外,手段行为的具体实现时间亦有所不同。 抢劫罪的威胁手段,通常以若不立刻就范便在现场实施足以压制受害者的暴力行为作为警告。 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多表现为受害者如若拒绝据悉要求,未来某个时日将落实威胁内容,或是即将发生的暴力行为尚未达到压制受害者反抗的程度,抑或是威胁并非用暴力这种最根本的手段来实现。 最后,手段行为所带来的威胁效果亦呈现出显著差距。 抢劫罪的手段行为,是为了让受害者无法抵抗、无力反抗甚至失去抵抗力,进而通过执行足以压制受害者反抗的手段行为来夺取财务。 然而敲诈勒索罪的手段行为,其目的在于激起受害者内心的恐惧,使得受害者心生惶恐进而交出财务,尽管如此,却并不强制受害者绝对服从,且如果受害者未能按要求行动,其生命、健康也不会立即面临严重损害。 综上,如果各位能够正确理解这些差异,便能更精准地区分敲诈勒索与抢劫两大犯罪的本质界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