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假冒他人身份证诈骗罪怎么判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假冒他人身份证诈骗罪怎么判 盗用他人身份信息欺诈是刑事犯罪。诈骗金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管制,罚款;金额巨大等,处三至十年有期,罚金;金额极大等,处十年以上或无期,罚金或没收财产。量刑会权衡金额、影响、认罪态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假冒伪劣刑事案件对方出谅解书会不会判刑 在涉嫌各种形式的假冒伪劣等严重刑事犯罪案中,即便涉案人员得到了受害者的谅解,在法律层面上却并不会因此而完全豁免其将面临的刑事诉讼与刑罚。 然而,这一份谅解书却极有可能成为减轻刑责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在我国现行的司法体系下,谅解书通常被视为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主动承认错误、诚挚悔悟以及积极补救给他人造成的损害,以期降低社会负面影响。 然而,对于诸如假冒伪劣等直接冲击市场经济秩序及公众权益的犯罪行为而言,单凭受害人的谅解并不足以作为无罪开脱的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假冒伪劣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如何判定 立案假冒伪劣犯罪,需综合考量:销售超五万、未售货值超十五万、售虽未及五万但三倍后加未售高仿货值超十五万,或不足五万但后果严重等。裁决时,全面评估销售金、货值、后果及情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假冒他人身份证进行诈骗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一般来说,会根据犯罪的情节轻重进行判刑。如果诈骗数额较大,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诈骗的金额、造成的后果、犯罪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