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如何判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员工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如何判定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如何定义及衡量 关于职务侵占罪的刑事案件立案认定标准如下,即公司、企业或其他团体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期间,利用职权之便,非法占有属于本单位所有的财产,且涉案金额达到人民币伍仟元至壹万元者,应当依法予以立案侦查和追究其刑事责任。在构成职务侵占罪后,犯罪嫌疑人根据其所涉及的金额大小,可能面临不同等级的刑事惩罚。具体而言,如果涉案金额未超过人民币五千元,应对其作出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罪的处罚;若侵占金额到达人民币伍仟元及以上但未满一万元,则应按职务侵占罪进行定罪量刑。而对于涉案金额超过人民币一万元的犯罪分子,将被判处至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罚金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员工职务侵占怎么处理呢 若是员工涉及职务犯罪行为,依照常规处理方式,遭受损失的公司应立即向公安部门进行报案。 若涉案情节达到刑事标准,公安机构将会开展相关立案调查工作,最终经由人民法院判决认定其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行。 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员工职务侵占老板应该怎么处理 职务侵占这一违法行为已经被定义为是一种刑事犯罪。对于任何一位企业主来说,在面对这类问题时,首要的任务便是全力搜集各类相关的证据材料,例如财务收支记录、贸易交易凭证以及来自目击者或知情人士的证词等等,以便以此证实员工确实实施了侵占行为并且了解清楚他们总共侵占的金额数字。然后,企业主便可以向当地的公安部门正式提出举报,请求他们对此类事件进行严肃查处,使得涉事员工承担起应有的刑事责任。与此同时,企业主还可以考虑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员工归还所有被侵占的资产,并对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进行全额赔偿。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证据的合法性和完整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法律规定。此外,如果员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表示愿意将所侵占的财产悉数归还给公司,那么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双方可以尝试通过协商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企业主仍然需要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总而言之,企业主应该坚决地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整个处理过程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公司、企业或团体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单位财产,涉案金额达到人民币伍仟元至壹万元。根据金额大小,可能面临不同等级的刑事惩罚,如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罪、职务侵占罪等,最高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