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赡养权纠纷如何解决 |
分类 | 婚姻家庭-收养赡养 |
解答 |
一、赡养权纠纷如何解决 赡养权争议的妥善处理方法 在处理赡养纠纷案件时,最为有效的途径莫过于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其他相关组织展开调解工作,同时亦可径直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解决问题,都应着重于采取说服、疏导及和谐手段来化解纷争与分歧,对于那些存在过失的家庭成员,理应用以批评教育为主,严格依法依规行使"评、判、裁、决"等职责。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七十五条 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等发生纠纷,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有关组织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有关组织调解前款纠纷时,应当通过说服、疏导等方式化解矛盾和纠纷; 对有过错的家庭成员,应当给予批评教育。 人民法院对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申请,可以依法裁定先予执行。 二、赡养义务履行争议如何处理 若发生赡养义务履行争议,可先通过协商解决,这是最便捷的方式,双方可就赡养方式、费用等达成一致。若协商不成,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居委会、村委会或基层法律服务所等,他们能帮助调解纠纷,促使双方达成和解。若调解也无效,赡养人之间或赡养人与被赡养人之间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被赡养人需要赡养的证据,如身体状况等,被告需提供已履行赡养义务的相关证据。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作出判决,要求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保障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 三、赡养权纠纷的法律途径有哪些 赡养权纠纷的法律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协商,这是最便捷的方式,双方可就赡养事宜达成一致。二是调解,可向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人员会促使双方和解。三是诉讼,若协商和调解不成,被赡养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决,包括赡养的方式、时间、金额等。在诉讼过程中,需提供相关证据,如赡养协议、证人证言等。此外,法律还规定了一些保障赡养权的措施,如对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赡养人可进行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总之,赡养权纠纷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 处理赡养权争议时,建议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或相关组织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无论哪种方式,都应注重说服、疏导和和谐解决分歧。对有过失的家庭成员,应以批评教育为主,依法依规行使职责。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